马蔺

2024-01-02 15:52:37 花卉大全 jack

马蔺(Iris lactea Pall.)是鸢尾科鸢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木质,须根粗而长,黄白色,少分枝;茎光滑,草质,绿色;叶片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基部鞘状,带红紫色,无明显中脉;花为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果实为长椭圆状柱形,有6条明显的肋;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9月。 蔺指茎中有髓的小草,因此得名马蔺。

马蔺原产于中国、朝鲜。分布于朝鲜、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地区。常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其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马蔺喜阳光、抗旱、耐盐碱、抗杂草、抗病虫害,适栽于背风向阳沙质土壤中。中国栽培马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代表着生机盎然、坚韧不拔和温馨浪漫。马蔺还有宿世情人的特殊寓意。马蔺花是鄂尔多斯市、通化市的市花。

马蔺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和工业价值。马蔺利用年限长,产草量高,营养成分丰富,为各类牲畜喜食。马蔺的各部位均可入药。花晒干服用可利尿通便;种子和根可除湿热、止血、解毒;种子有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马蔺去白浊的功效。作为纤维植物,叶是编制工艺品的原料,根可以制作刷子,真可谓“马蔺全身是宝”。明吴宽也有一首诗马蔺,“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

植物学史

马蔺

马蔺自古以来在中国广为种植,在孔子的《家语》、屈原的《离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都有对马蔺的记载,作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放牧、观赏和药用植物在历史和自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蔺指茎中有髓的小草,因此得名马蔺。

各家论述

 

马蔺(5张)《日华子》:“马蔺,亦可蔬菜食,茎、叶同用。”

《本草图经》:“今陕西诸郡及鼎、澧州亦有之,近京尤多。叶似薤而长厚,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实作角子,如麻木而赤色有棱,根细长,通黄色,人取以为刷。三月开花,五月采实,并阴干用。《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蔺,荔也。蔡邕、高诱云:荔以挺出,然则郑以荔挺为名,误矣。此物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多,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蔺。其花、实皆入药。《列仙传》:寇先生者,宋人也,好种荔,食其葩实焉。今山人亦单服其实,云大温,益下,甚有奇效。崔元亮治喉痹肿痛,取荔花、皮、根共十二分,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含之,细细咽汁,差止。”

《本草衍义》:“蠡实,陶隐居云:方药不复用,俗无识者,《本经》诸家所注不相应,若果是马蔺,则《日华子》不当更言亦可为蔬菜食。盖马蔺,其叶马、牛皆不食,为才出土叶已硬,况又无味,岂可更堪人食也。今不敢以蠡实为马蔺子,更俟博识者。”

形态特征

马蔺是多年生密丛草本。根状茎粗壮,木质,斜伸,外包有大量致密的红紫色折断的老叶残留叶鞘及毛发状的纤维;须根粗而长,黄白色,少分枝。

马蔺

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长约50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带红紫色,无明显的中脉。

马蔺

花茎光滑,高5-10厘米;苞片3-5枚,草质,绿色,边缘白色,披针形,长4.5-10厘米,宽0.8-1.6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内包含有2-4朵花;花乳白色、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直径5-6厘米;花梗长4-7厘米;花被管甚短,长约3毫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4.5-6.5厘米,宽0.8-1.2厘米,顶端钝或急尖,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4.2-4.5厘米,宽5-7毫米,爪部狭楔形;雄蕊长2.5-3.2厘米,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子房纺锤形,长3-4.5厘米。

蒴果长椭圆状柱形,长4-6厘米,直径1-1.4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

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

分布范围

 

马蔺(8张)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泰顺)、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也产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

生长习性

抗旱特性

 

马蔺(2张)马蔺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米以上,须根稠密而发达,呈伞状分布,这不仅是它很强的抗性和适应性的有力保证,也使其具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

马蔺直立生长的叶片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而且还利于根部透气。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马蔺的地上部分会变得相对低矮,地上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同时根系会更加发达,根系会增加10%以上,这都有助于其在高温干旱、水涝等不良环境中正常生存。

耐盐碱性

马蔺是一种耐重盐碱的植物,其种子在含盐量0.44%条件下正常发芽;含盐量0.51%时,发芽率明显下降,含盐量达0.75%丧失发芽能力。

萌发后的幼苗在土壤含盐量达0.27%、pH值达7.9-8.8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是难得的盐碱地绿化和改良的好材料。

叶绿泽性

马蔺在北方地区一般3月底返青,4月下旬始花,5月中旬至5月底进入盛花期,6月中旬终花,11月上旬枯黄,绿期长达280d以上。

马蔺色泽青绿,花淡雅美丽,花蜜清香,花期长达50天以上。

抗病虫害性

马蔺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不仅在马蔺单一植被群落中从不发生病虫害,而且由于它特殊的分泌物,使其与其他植物混植后也极少发生病虫害,大大降低了绿色地被建植后防治病虫害所需的投入和成本。

繁殖方法

栽培

马蔺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但直播种子出苗率相对较低,用成熟的马蔺进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较高。

成熟野生种子绝大多数具有活力,种子发芽的内在潜力很大。

经种子活度生化速测法测定,室内储存的种子与室外土埋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分别为90%和88%,但常温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很低。

常温下贮藏时间超过5年的种子,其活力下降。

种子变温储藏和室外埋土越冬处理比室温下储藏发芽率高。

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0℃。

小于10℃或大于35℃时不发芽。

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普遍很低,一般播前采用温水浸种或层积处理,提高种子出苗率。

马蔺种子硬实率较高,使得马蔺种子在常温室内培养条件下的发芽率平均仅10%-20%。

野生马蔺多以分蘖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种子繁殖

种子

将圃地整细耙平,打成2m宽的畦,将种子播撒于条状沟内,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每平方米用种量为15g左右,每亩产苗量30余万株,2-3a可达到生理成熟,开花结果。

分株繁殖

马蔺根状茎伸长长大时即可分株,一般可隔2-4a分株1次,在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

分割根茎时,每段带2-3个芽,割后用草木灰或硫磺涂抹切口,稍阴干后再种。一般采用15-500px株行距,每平方米用苗30株左右。

三个月后开始分蘖,二年形成固定墩。

提高种子萌发是通过马蔺种子有性繁殖进行绿色地被建植的关键技术之一。

播前采用温水浸种、层积处理、浓硫酸浸种等方法,均可破除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如对采集的野生马蔺种子经浓硫酸溶液浸泡处理后,其发芽率平均提高30%-50%。

同时,人工繁殖种子基地在中国已经建成,如在吉林和甘肃等地区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马蔺商品种子生产基地,可为大面积建植提供种子来源。

为克服利用马蔺种子发芽进行有性繁殖的局限性,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与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于2002年开展合作研究,筛选出了“成熟种胚——诱导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继代增殖——生根——试管苗移栽”等全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和操作程序,从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马蔺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为实现马蔺快速无性繁殖,大幅度降低马蔺建植成本,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今后开展马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筛选乃至基因工程改良等生物技术育种工作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2张)马蔺抗病虫害性很强,基本不发生病虫害。

对马蔺苗造成危害的主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蛴螬及线虫病等,对此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用3%呋喃丹或20%灭线磷颗粒剂毒杀线虫体。

主要价值

经济

作为纤维植物,叶是编制工艺品的原料,根可以制作刷子,真可谓“马蔺全身是宝”。明吴宽也有一首诗马蔺,“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

马蔺习性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可用于水土保持和改良盐碱土;叶在冬季可作牛、羊、骆驼的饲料,并可供造纸及编织用;根的木质部坚韧而细长,可制刷子;花和种子入药,马蔺种子中含有马蔺子甲素,可作口服避孕药。

马蔺是中国东北最常用的粽子绑绳,马蔺的叶子如手指般宽度,煮熟的粽子带着芦苇叶和马蔺特有的香味。

绿化

马蔺根系发达,叶量丰富,对环境适应性强,长势旺盛,管理粗放,是节水、抗旱、耐盐碱、抗杂草、抗病、虫、鼠害的优良观赏地被植物。

马蔺在北方地区绿期可达280天以上,叶片翠绿柔软,兰紫色的花淡雅美丽,花蜜清香,花期长达50天,可形成美丽的园林景观。

马蔺耐践踏,经历践踏后无须培育即可自我恢复。

马蔺具有较强的贮水保土、调节空气湿度、净化环境作用。

因此,在建植城市开放绿地、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和缀花草地等中,马蔺是无可争议的优质材料。

马蔺因其根系十分发达,抗旱能力、固土能力强,又是作为水土保持和固土护坡的理想植物。

医药

马蔺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和工业价值。马蔺利用年限长,产草量高,营养成分丰富,为各类牲畜喜食。马蔺的各部位均可入药。花晒干服用可利尿通便;种子和根可除湿热、止血、解毒;种子有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马蔺去白浊的功效。

附方

马蔺的根,叶,花与种子均可药用。

采收加工

马蔺花:开花后择睛日采摘,阴干或晒干。

马蔺子:8-9月份果实成熟时,割下果穗,晒干,打取种子,除去杂质。

马蔺根、叶:8-9月份采收,晒干。

功效主治

马蔺花:味咸,酸,微苦,性凉,可清热解毒。止血利尿,主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等症。

马蔺子:味甘,性平。可清热解毒,止血,主治黄疸,泻痢,白带,痈肿,喉痹,疖肿,风寒湿痹,吐血,衄血,血崩等症。

马蔺叶:治喉痹,痈疽,淋病。

马蔺根:可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痹痛。

生态

马蔺

马蔺喜阳光、稍耐阴,华北地区冬季地上茎叶枯萎。耐高温、干旱、水涝、盐碱,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地被花卉。

在干旱、贫瘠的恶劣地力条件下,马蔺的地上部分茎叶的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而根系生长量却会增加10%以上,在土壤含盐量达到7%,pH值达到7.9-8.8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开花结果。

马蔺自然分布极广。

马蔺根系发达,抗性和适应性很强,耐盐碱,这些特征就决定了它非常适用于中国北方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绿化改造。

马蔺直立生长的叶片可有效地减少水份蒸发,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而且还利于根部透气,马蔺生长具有高渗透功能,对降水快速入渗拦蓄,涵养地下水源,造就湿地环境有明显效应。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马蔺的地上部分会变得相对低矮(地上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同时根系会更加发达(根系会增加10%以上),这都有助其在高温干旱、盐碱、水涝贫脊等不良环境中正常生存。

马蔺还是一种耐重盐碱的植物,在含盐量达7%,pH值达7.9-8.8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是难得的盐碱地绿化和改良的好材料。

马蔺自然顽强生长的明显例证,在中国的大西北罗布泊无人区,古楼兰故国的孔雀河流域,其它植物以不复存在,而马蔺草确零散的分布,充分显现出适者生存的顽强生命力,在罗布泊的强干旱、风沙疾暴,千年的无人区,唯有马蔺绿色与花朵的这道亮丽景观,这充分证明马蔺的生存奇迹。

给中国及世界治理荒漠化闪亮出一道绿色植被绿灯。

而马蔺的叶片和它调节水份与它的生态特性为菌类与昆虫类的生存发展的空间是自然与野生各种动物生存的必备条件,是生物链的先决基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的首选方略。

对中国大西北脆弱植被生态环境的改善,用其地产固有植物植被是正体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而不是用引进国外进口植物短期就能适应和实用的,引进国外进口植物物种从它的病害随之引入的整体价植观也是得不偿失,马蔺由于它根系的渗透功能和涵养地下水源作用及它的遮阴效果控制水份蒸发,植被后逐渐成为湿地环境,为整体生物链造就新的格局。

马蔺繁殖简单迅速,生命力强,具备建植人工植被所必备的特点。

马蔺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直播种子出芽率达80%以上,用成熟的马蔺进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也很高。

新苗生长迅速,次年即可发育成熟,马蔺抗逆性强,不仅抗旱、抗寒、抗盐碱、耐践踏,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不仅在马蔺植被中从不发生病虫害,而且由于它特殊的分泌物不受鼠害,老鼠从不到马蔺草地打洞筑窝,使其与其它植物混植后也极少发生病虫害,植被一旦形成即不必进行后期养护,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除具有的水土保护功能外,马蔺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马蔺色泽青绿,在北方地区绿期可达280天以上;马蔺的花淡雅美丽,花密清香,花期长达50天,还可作为切花材料;马蔺耐践踏,经历践踏后无须培育即可自我恢复;马蔺植株高矮适中,叶多而直立生长,具有较强的吸尘、减噪、降温作用。马蔺生命力强,基本不需要日常养护,节约了水肥和管理投入;在建植城市开放或用作家畜饲料,每亩可产干草500公斤,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植物文化

中国栽培马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代表着生机盎然、坚韧不拔和温馨浪漫。马蔺还有宿世情人的特殊寓意。马蔺花是鄂尔多斯市、通化市的市花。

诗词《马蔺草》(明,吴宽)

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

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

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

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

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

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

本文标题:马蔺 声明:花百科所有作品均由互联网收集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告知删除。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