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根系较浅,茎可根分为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草莓叶为基生三出复叶,具长叶柄,花绝大多数为两性花,花序为有限聚伞花序。草莓的果实由花托膨大发育而成,果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草莓种子是受精后的子房膨大形成的瘦果,附着在膨大花托的表面。
野生草莓起源于欧洲、美洲和亚洲,现代大果型栽培草莓则起源于法国。1915年,中国最早引入的现代草莓,是俄罗斯侨民自莫斯科引入黑龙江亮子坡种植的“维多利亚”品种。中国范围内均有草莓的商业化生产,其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草莓根系较浅,具有喜光耐阴、喜水怕涝等特点。
草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疗价值和生态价值。草莓浆果芳香多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又是果树中上市最早的鲜果,素有“早春第一果”的美称。草莓含有较高的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且草莓中含有众多活性物质,可清凉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在书籍如《台湾药用植物志》有体现。草莓也可作为观赏、绿化植物,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作物。
植物学史
野生草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欧洲、美洲和亚洲是其三个起源及分布中心。欧洲是野生草莓资源广泛分布及最早种植野生草莓的地区。早在14世纪,欧洲人就开始在庭院种植草莓,由于其果实较小,多以观赏为主要目的,兼作食用。16世纪,欧洲的野生草莓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出现关于草莓分类、形态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文献记载。由于当时还没有通过杂交选育大果草莓新品种的意识,到17世纪末,主要种植的还是森林草莓(F.vesca)和麝香草莓(F.moschata)。
现代大果型栽培草莓(八倍体的凤梨草莓,F.ananassa)起源于法国,源自两个八倍体野生草莓弗州草莓(F.virginiana)和智利草莓(F.chiloensis)的杂交后代。弗州草莓于17世纪初自北美引入欧洲,而智利草莓则由法国人于1714年自智利引入法国。智利草莓果大,但当时最初引入的智利草莓全为雌株,不能正常结果,且果实味道不佳。1750年前后,法国人从二者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了大果凤梨草莓(F.ananassa),即现代栽培种,遗传了智利草莓的大果性状,以及弗州草莓的抗寒性强、香味浓郁等优良性状,很快便引种到英国、荷兰等地栽培,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草莓(7张)中国的现代大果型栽培草莓于20世纪初自国外引入。中国最早的现代草莓引种时间为1915年,是俄罗斯侨民自莫斯科引入黑龙江亮子坡种植的“维多利亚”品种。同时,在上海、河北、青岛等地也由传教士陆续引入一些现代栽培品种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草莓仅在大城市市郊零星栽培,未形成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草莓栽培陆续发展起来,并选育或培育出一些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草莓生产快速发展,栽培形式出现多样化,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自浙江,西至新疆、西藏均有草莓商业化生产。中国的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草莓产业也成为中国许多地区农村经济中典型的致富项目。但草莓存在连作障碍,实行草莓与其他果树间作、与蔬菜轮作等方式可以解决连作问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形态特征
茎叶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长3-7厘米,宽2-6厘米,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极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长2-10厘米,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花(6张)草莓花呈聚伞花序,有花5-15朵,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直径1.5-2厘米;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副萼片椭圆披针形,全缘,稀深2裂,果时扩大;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基部具不显的爪;雄蕊20枚,不等长;雌蕊极多。果(5张)草莓的果实呈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鲜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果期6-7月。生长环境
草莓喜温凉气候,草莓根系生长温度5-30℃,适温15-22℃,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芽在-15-10℃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4-40℃。草莓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需采取遮荫措施。
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
草莓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严格,但不同生长期。草莓对水分的要求又稍有不同。早春和开花期,草莓需要水分应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求最多,达80%以上,采收之后,抽出匍匐茎和发新不定根,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秋季是植株积累营养和花芽形成期,土壤水分也不得低于60%,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注意田间雨季排水。
草莓宜生长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
草莓大棚种植分布范围
草莓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中国野生草莓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区、西北的秦巴山区和天山山脉,以及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国着手建立国家草莓资源圃,进行草莓野生资源和品种的引进、鉴定和保存。中国有两个国家草莓资源圃,分别位于北京(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和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各保存草莓品种、资源400余份;吉林省蛟河草莓研究所(私营企业)也保存有500多份草莓资源。
同属种类
本属约2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欧亚两洲习见,个别种分布向南延伸到拉丁美洲。中国产约9种,3种特有,1种引进。
繁殖方法
种子
草莓种子
种子繁殖多用于远距离引种或培养草莓的实生苗来选育新品种,也可用于庭院绿化鲜食兼用型种植。于5-6月果实采收时,选取发育良好、充分成熟的果实供采种用。削下果皮,放入水中,洗去浆液,捞出晾干;或把削下的果皮直接晾干,然后揉碎,果皮与种子即可分离。播种育苗多在翌春进行,但也可在采集种子的当年7-8月进行。播种前先备好广口泥瓦盆,填入细碎营养土,压平,种子提前8-12小时浸泡,待膨胀后撒播在土壤表面,再用筛子均匀筛上厚度为0.2厘米左右的细沙土覆盖。为使土壤既含有足够的水分,又能保持疏松,以利于种子生根发芽,可把播种后的泥瓦盆置于浅水池内,待水慢慢渗湿盆里的土壤后取出,再覆盖塑料薄膜,10天左右即可出苗。
出苗后适当间苗,待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带土移栽在小花盆里。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带土移栽到繁殖苗圃。
分株
草莓分株
分株繁殖分为两种,一是根状茎分株,另一种是新茎分株。- 1.根状茎分株在果实采收后,及时加强对母株的管理,适时进行施肥、浇水、除草、松土等,促使新茎腋芽发出新茎分枝。当母株的地上部有一定新叶抽出,地下根系有新根生长时,挖出老根,剪掉下部黑色的不定根和衰老的根状茎,将新的根状茎逐个分离,这些根状茎上具有5-8片健壮叶片,下部应有4-5条米黄色生长旺盛的不定根。分离出的根状茎可直接栽植到生产园中,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加强草莓种植管理,促进生长,第二年就能正常结果。
- 2.新茎分株除了根状茎分株方法外,也可培育母株新茎苗结果。方法是:把第一年结果的植株,在果实采收后,带土坨挖出,重新栽植在平整好的畦内。畦宽70厘米,可栽2行,行距30厘米,行内每隔50厘米挖一穴,每穴栽两株苗。经一个月后,母株上发出匍匐茎,当每株有2-3条匍匐茎时,掐去茎尖,促使母株上的新茎苗加粗。去匍匐茎要反复进行。这样栽植的2年生苗,每穴至少可分生4-6个新茎苗。新茎上着生的花序,加上新茎苗周围匍匐茎上的花序,比单纯栽匍匐茎的花序要多1/3以上,产量也有显著提高,而且还节省秧苗土地和劳力。果实采收后,把3年生草莓苗去掉,结一年果的2年生苗还可以利用。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栽培管理
定植管理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 1.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 2.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肥水管理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其他管理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采收: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好采收上市工作外。
其它田间管理工作也需要同时进行:
- 1.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
- 2.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
- 3.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
- 4.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草莓记录
病虫防治
病害
-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部形成小黑粒。
防治: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 白粉病
症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危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 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 黄萎病
症状:黄萎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虫害
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线虫等。
- 蚜虫、白粉虱、螨类症状:蚜虫、白粉虱、螨类是草莓常见虫害,露地和保护地均有。越是优良品种,果实好吃,越易感蚜虫,叶色黄或黄绿色也招蚜虫。
防治
- 1.减少越冬虫卵数量,秋末彻底清园,消灭杂草,及时摘除病老残叶。
- 2.设置黄板,板上涂机油诱杀蚜、白粉虱,或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 3.释放丽蚜小蜂有效控制白粉虱。
- 4.可用熏虱灵、敌敌畏等熏蒸剂熏蒸。
- 5.用药喷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即可, 1.8%赛剑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的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螨类可用低残毒的触杀作用强的增效杀灭菊酯5000-8000倍液喷2次,间隔5 天,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0天左右一次。一般采果前两周停止用药。
- 线虫症状:线虫是肉眼不易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该虫对草莓的一生都有危害,开花前后危害症状最明显。传播一是靠秧苗,二是靠土壤。草莓线虫分为芽线虫和根线虫,草莓线虫还是病毒传播的媒介。
防治
- 1.清除病株,线虫的传播主要靠被害母株及匍匐茎,一起拔除,消灭病原。
- 2.土壤消毒,栽前深翻土壤,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温室可采用土壤熏蒸和密闭棚室进行高温闷蒸消毒。
- 3.热处理消毒,栽苗前把秧苗浸入35℃热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再种植。⑷轮作,避免重茬,减轻线虫的危害。
主要价值
观赏
花大洁白,果实艳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常作水果栽培。多用于生态园、农庄、农家乐等栽培用于采摘或欣赏。
营养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
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
保健
- 1.保护视力: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
- 2.助消化、防便秘: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肠癌的发生。
经济
草莓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作物。在中国北部山区及云贵高海拔地区,利用夏季冷凉气候特点发展四季草莓生产,实现鲜草莓周年供应,并为糕点产业提供鲜草莓已成为新业态。
主要品种
草莓在全世界共有20000多个品种,但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只有几十个品种,中国自己培育的和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有200-300个品种。草莓品种按果实颜色主要分为红色和白色两大类;按来源可分为日系品种、欧美品种和国产品种;按花芽分化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分为短日草莓、四季草莓和日中性品种。草莓种质资源既可按照“种”来分类,也可按照倍性、起源地、果实颜色进行分类。中国草莓生产上主栽品种是红颜、甜查理、丰香和章姬等。已育出许多优异的国产品种,如京藏香、京桃香、艳丽等。
草莓主要品种简介硕丰硕丰草莓是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MDUS*MDU4493杂交后代中培育而成,1989年通过鉴定。硕丰草莓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20克;果面平整,橙红色,有光泽;果肉红色,质细韧,果心无空,风味偏酸,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0%-11%,糖/酸比较低,维生素C51.9毫升100克。硕丰草莓植株长势健壮,株态直立,矮而粗壮,直立;叶征厚、圆形、平展,叶面光滑;花序高于叶面或与叶面平,每株平均有花序三个,每序平均着生8.6朵花。该品种果实硬度大,极耐贮运,在常温下塑料小盒中保存3-4天不变质。丰产性能好,且小果少,耐高温及抗寒能力均强。休眠深,为晚熟、丰产、多抗的优良草莓品种,适宜长江中下游露地栽培。明晶明晶草莓为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从美国品种“日出(Sunrise)”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的早熟品种,1998年通过审定。果实大、近圆形、整齐。一级序果平均重27.2g,最大果重43g。果面红色、平整、光泽好,果实硬度较好,果肉红色、致密、髓心小。风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8.3%,品质上等。果实硬度较大,果皮韧性强,耐贮藏运输。植株较直立,分枝较少,叶片椭圆形,呈匙状上卷,叶较厚、具光泽,叶色较深。株高和株径约33cm。花序低于叶面,两性花,单株平均抽生花序1.8个,每花序平均有9.7朵花。明晶草莓越冬性、抗寒性、抗晚霜性和抗寒性较强。地区适应性广。每亩栽培密度宜1万-1.2万株,为早中熟品种,丰产。适宜在东北和华北露地栽培。明旭明旭草莓是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以明晶为母本,爱美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1995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平均株高30.6cm,叶大而厚,卵圆形,花序梗较粗,与叶面等高,单株平均有花序1.5个,匍匐茎繁殖能力强。果实近圆形,均匀整齐,果面红色有光泽,着色均匀,萼片平贴,易脱萼,果肉粉红色,香味浓,甜酸适口,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维生素C64.3mg/100g。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6.4g,最大果重38g。明旭草莓露地栽培,每亩产量1000kg,高于宝交早生,果实较耐贮运、抗病性强。由于果实基本上是悬空生长,不与地面接触,果实不污染,未见有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明旭是早熟品种,成熟期比宝交早生提前6天,植株抗寒性强,无冻害。明旭草莓适于辽宁省等北方地区露地栽培,栽培时宜适当密植,每亩栽培1.2万株左右。春旭春旭草莓系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春香或波兰品种杂交育成,2000年审定并命名。植株生长势中等,较开张,株高29cm,冠径约为23cm,叶片长圆形,单株有叶6-10片,叶面光滑,叶柄细长,叶梗基部稍呈红褐色;花序平于或高于叶面,每株有花序2-3个,匍匐茎抽绳能力强,每株可反之匍匐茎苗百余株。果实长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g,最大36g,果面平整,鲜红色,光泽强,种子小,分布细密,略凹于果面,果实柔软,果肉红色。肉质细,汁多,味香甜,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维生素C53.7mg/100g。春旭休眠期短,对低温需求量少(40h以内),耐热,耐旱,也耐低温,较抗白粉病。丰产性好,大棚栽培每亩产量在2000kg左右。春旭草莓在南京地区12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收期可持续到翌年5月末。春旭草莓适宜设施促成栽培。星都号星都1号草莓和星都2号草莓是中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990年以All star(全明星)为母本,丰香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星都1号植株生长强势,株态较直立;叶椭圆形,果实圆锥形,红色偏深有光泽,种子黄绿红兼有,分布均匀。北京地区露地栽培成熟期5月12日,果实发育期为25-30天,一级序果平均果重25g,最大果重42g,果实外观评价上等,风味酸甜适中,香味浓,肉质评价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85%,每100g果肉中含维生素C为54.49mg,总糖4.99%,含酸量1.42%,糖酸比3.5:1,果实硬度0.404kg/平方厘米;每亩产量1500kg-1750kg。星都1号草莓果肉深红色,适合鲜食及加工速冻制汁、制酱。为早熟、大果、优质果实硬度大,耐贮运品系,适于半促成栽培。星都2号草莓植株生长强势,株态较直立,果实圆锥形,红色略深有光泽;种子黄、绿、红色兼有。北京地区露地栽培成熟期为5月7日,果实发育期为25-30天,以及序过平均果重27g,最大果重59g;外观评价上,风味酸甜适中,香味较浓,肉质评价中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72%,没100g果肉中含维生素C为53.43mg,总糖5.44%,含酸量1.57%,糖酸比3.46:1,果实硬度0.385kg/平方厘米;每亩产量1500-1800kg,可用于保护地栽培。果肉深红色,适合鲜食和加工。星都2号草莓为早熟、大果、丰产、果实硬度高、耐贮运的新品系。石莓1号石莓1号草莓是中国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引进的单株中选育而成,1990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强势,较直立,株高31.3cm。每株平均抽生匍匐茎5.7个,叶片厚,长圆形,色绿,叶面光滑,茸毛少,叶缘锯齿深,托叶大。花序低于或平于叶,果重19.8g,最大果重31g。萼片小,除萼容易。种子深红色,陷入果面深。果实整齐美观、长圆锥形,色鲜红,有光泽,果实硬度大,果肉橘红色,味酸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维生素C98.3mg/100g,糖酸比5.22:1。石莓1号草莓丰产性能好,平均产量为334.6g,畸形果少,抗逆性和耐贮运性均好,抗病性较强,休眠期短,为优良早熟品种。鲜食和加工均适宜,既可露地栽培,也适宜设施拱棚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