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着长长的腺毛;基生叶长有长的叶柄,叶片有近心形、肾形和扁圆形;茎生叶则是披针形,有圆锥状的聚伞花序,花果期4—11月。因其叶大形如虎耳而得名,最早记载于南宋时期一部地方性本草书《履巉岩本草》。
虎耳草分布于中国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甘肃东南部等省份,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主要生长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阴湿岩隙。虎耳草的茎段是它的有效繁殖器官,沿地表生成的茎,每个节都可以长出新的植株。
虎耳草是沿用已久的中药材,本种可供观赏,全草可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将鲜虎耳草打汁滴耳,可治疗中耳炎。”传说湖北有一家的女儿,在与采花贼的搏斗中倒在虎耳草上,压碎的汁水流在生满冻疮的手上,第二天却发现冻疮消退,因此知晓了虎耳草的药用。
植物学史
因其叶大形如虎耳而得名,最早记载于南宋时期一部地方性本草书《履巉岩本草》。
虎耳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8-45厘米。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茎被长腺毛,具1-4枚苞片状叶。
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心形、肾形至扁圆形,长1.5-7.5厘米,宽2-12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圆形至心形,(5-)7-11浅裂(有时不明显),裂片边缘具不规则齿牙和腺睫毛,腹面绿色,被腺毛,背面通常红紫色,被腺毛,有斑点,具掌状达缘脉序,叶柄长1.5-21厘米,被长腺毛;茎生叶披针形,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
聚伞花序圆锥状,长7.3-26厘米,具7-61花;花序分枝长2.5-8厘米,被腺毛,具2-5花;花梗长0.5-1.6厘米,细弱,被腺毛;花两侧对称;萼片在花期开展至反曲,卵形,长1.5-3.5毫米,宽1-1.8毫米,先端急尖,边缘具腺睫毛,腹面无毛,背面被褐色腺毛,3脉于先端汇合成1疣点;花瓣白色,中上部具紫红色斑点,基部具黄色斑点,5枚,其中3枚较短,卵形,长2-4.4毫米,宽1.3-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长0.1-0.6毫米之爪,羽状脉序,具2级脉(2-)3-6条,另2枚较长,披针形至长圆形,长6.2-14.5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长0.2-0.8毫米之爪,羽状脉序,具2级脉5-10(-11)条。雄蕊长4-5.2毫米,花丝棒状;花盘半环状,围绕于子房一侧,边缘具瘤突;2心皮下部合生,长3.8-6毫米;子房卵球形,花柱2,叉开。染色体2n=36, 54。花果期4-11月。虎耳草
产地生境
产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部和西南部。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和荫湿岩隙。朝鲜、日本也有。模式标本取自栽培植物,原产地为中国或日本。喜充足的散射光,忌强光,喜湿润,有一定的耐寒性,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生长适温15~25℃。
中国分布
北京:海淀天津:河北、蓟县河北:赤城内蒙古:根河辽宁:沈阳、葫芦岛上海:卢湾、徐汇、普陀、闸北、杨浦、闵行、宝山、嘉定、浦东新、奉贤江苏:南京、无锡、崇安、宜兴、昆山、南通、连云港、扬州、句容浙江:杭州、淳安、建德、临安、宁波、温州、平阳、文成、泰顺、乐清、德清、安吉、金华、磐安、兰溪、开化、舟山、台州、天台、仙居、临海、丽水、遂昌、景宁、龙泉安徽:铜陵、黄山、歙县、休宁、祁门、滁州、舒城、金寨、霍山、池州、石台、宣城、广德、泾县、宁国福建:厦门、三明、宁化、沙县、将乐、泰宁、建宁、永春、南靖、南平、顺昌、浦城、武夷山、建瓯、龙岩、长汀江西:浮梁、芦溪、九江、庐山、九江、武宁、修水、永修、星子、都昌、彭泽、赣州、大余、上犹、全南、兴国、寻乌、吉安、吉安、泰和、遂川、安福、井冈山、奉新、宜丰、靖安、铜鼓、黎川、南丰、资溪、广昌、上饶、铅山、婺源山东:青岛、栖霞河南:栾川、嵩县、鲁山、新乡、辉县、卢氏、南阳、西峡、内乡、桐柏、信阳、罗山、光山、新县、商城湖北:武汉、十堰、房县、宜昌、兴山、秭归、五峰、荆门、钟祥、红安、罗田、黄梅、麻城、崇阳、通山、随州、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神农架湖南:长沙、炎陵、南岳、衡山、祁东、新邵、洞口、新宁、平江、桃源、石门、张家界、慈利、桑植、宜章、临武、桂东、零陵、祁阳、沅陵、洪江、泸溪、保靖、古丈、永顺、龙山广东:广州、增城、从化、仁化、乳源、南雄、信宜、龙门、梅州、平远、蕉岭、连平、连山、潮州、饶平广西:南宁、武鸣、鹿寨、融水、三江、临桂、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藤县、那坡、乐业、田林、南丹、罗城、环江、金秀海南:定安重庆:北碚、巴南、南川、綦江、城口、武隆、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四川:成都、都江堰、叙永、安县、平武、剑阁、峨眉山、洪雅、筠连、屏山、华蓥、万源、天全、宝兴、通江、南江、理县、茂县、金川、小金、康定、宁南、雷波贵州:贵阳、开阳、修文、六枝特、盘县、遵义、遵义、桐梓、绥阳、正安、凤冈、湄潭、习水、赤水、安顺、普定、铜仁、铜仁、江口、玉屏、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松桃、安龙、毕节、大方、纳雍、赫章、凯里、黄平、施秉、镇远、天柱、锦屏、剑河、台江、从江、雷山、麻江、都匀、荔波、瓮安、独山、罗甸、龙里、惠水云南:昆明、富民、罗平、富源、巧家、镇雄、古城、西畴、马关、香格里拉西藏:那曲陕西:长安、周至、眉县、凤县、太白、汉中、南郑、城固、洋县、勉县、宁强、略阳、镇巴、佛坪、安康、石泉、宁陕、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丹凤、商南、山阳、柞水甘肃:西固、武都、文县、康县、徽县、舟曲、迭部黑龙江:台湾:南投
育植技术
虎耳草(9张)虎耳草的茎段是它的有效繁殖器官,沿地表生成的茎,每个节都可以长出新的植株。
气候土壤
喜阴凉潮湿,土壤要求肥沃、湿润,以密茂多湿的林下和阴凉潮湿的坎壁上较好。
种植
虎耳草(4张)用分株繁殖。四川地区在夏季选择须根发达、生长健壮的植株,高7-10厘米,由匍匐枝长出的幼苗,拔起作为种苗。若是在林下栽培,要清除地面杂草和过密的灌木,按行、株距各约17厘米开穴,浅栽地表,把须根压在土里。若是在阴湿的石坎或石壁上栽培,可把苗栽在石缝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把须根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经常除草,拔去过大的苔藓植物。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虎耳草是沿用已久的中药材,本种可供观赏,全草可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将鲜虎耳草打汁滴耳,可治疗中耳炎。”传说湖北有一家的女儿,在与采花贼的搏斗中倒在虎耳草上,压碎的汁水流在生满冻疮的手上,第二天却发现冻疮消退,因此知晓了虎耳草的药用。
性味
《履巉岩本草》:性凉,有毒。
《纲目》:微苦辛,寒,有小毒。
炮制 去杂质,切段备用。
归经 肺;脾;大肠经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全年可采。但以花后采者为好。
化学成份
虎耳草叶中含岩白菜素,槲皮甙,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和甲基延胡索酸。茎含儿茶酚。根含挥发油。此外从虎耳草中还分得熊果酚甙,绿原酸,槲皮素-5-O-葡萄糖甙,去甲岩白菜素,氨基酸,硝酸钾及氯化钾。其叶绿体中所含的酚酶能将顺式咖啡酸氧化为相应的邻位醌,后者经自然氧化而生成马栗树皮素。
药理作用
虎耳草(3张)强心作用 离体蛙心滴加虎耳草压榨的鲜汁滤液或1:1乙醇提取液0.01毫升,均显示一定强心作用。提取液去钙后对心脏仍有兴奋作用,但较去钙前弱。本品强心作用转氯化钙发生慢,持续时间较长。
利尿作用 麻醉犬及清醒兔静脉注射虎耳草乙醇提取液1毫升/千克,呈现明显利尿作用。将提取液中所含甙类破坏后,仍有一定利尿作用。
其他作用 虎耳草鲜汁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体外试验未发现抑菌作用。
毒性 家兔35毫升/千克鲜汁灌胃,24h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第2日重复给予60毫升/千克,观察3天,也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
《履巉岩本草》:治痔疾肿毒,用少些晒干人马子(便桶)内烧熏。
《纲目》: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则止吐利。又治聤耳,捣汁滴之。
《生草药性备要》:治耳内暴热毒,红肿流脓疼痛,捶汁滴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
《植物名实图考》:喉闭无音,用以代茶。亦治吐血。
《分类草药性》:清肺热,治咳嗽,疗风疹、丹毒。
《现代实用中药》:涂疮痈,冻疮,及毒虫刺伤等。
虎耳草(9张)《江西民间草药》:治肺热咳嗽气逆,吐血,肺痈吐臭脓,百日咳,肝火,童子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湿消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外伤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附方
治中耳炎:鲜虎耳草叶捣汁滴入耳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荨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药志》)
治风丹热毒,风火牙痛:鲜虎耳草一两,水煎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治风疹瘙痒,湿疹:鲜虎耳草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治湿疹,皮肤瘙痒:鲜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湿,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去渣,外敷患处。(《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治肺热咳嗽气逆:虎耳草三至六钱,冰糖半两。水煎服。
治百日咳:虎耳草一至三钱,冰糖三钱。煎服。
治肺痈吐臭脓:虎耳草四钱,忍冬叶一两。水煎二次,分服。
治吐血:虎耳草三钱,猪皮肉四两。混同剁烂;做成肉饼,加水蒸熟食。(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治血崩:鲜虎耳草一至二两,加黄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虎耳草
治痔疮:虎耳草一两,水煎,加食盐少许,放罐内,坐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治冻疮溃烂:鲜虎耳草叶捣烂敷患处。(《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虎耳草鲜叶数片,捣汁,纱布过滤,加适量冰片,装入滴眼瓶内备用。用时先用3%双氧水洗涤外耳道,将脓性分泌物清除干净,然后取虎耳草液滴耳,每次1~2滴,每日3次。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1例,急性25例平均3天治愈,慢性6例平均7天见效。
民族医药
水药骂打痈:全草外用治腮腺炎《水医药》。
侗药把铜钱挪、金仙:全草治妇女乱经吐血、中耳炎、结膜炎、角膜云翳、小儿口腔炎、腮腺炎《桂药编》。
瑶药荡能、甘裂使、善芬兜付壮:功用同侗族《桂药编》。
壮药牙丘西:功用同侗族《桂药编》。
畲药铜架怀、猪耳草、耳朵草、老虎耳:全草治中耳炎、耳疔、小儿急惊风、咳嗽、痈肿疔疖、吐血《畲医药》。
侗药骂胀猛亚老,骂卡坝:全草主治忍卡(中耳炎),面部湿疹《侗医学》。
虎耳草(5张)藏药摸龙弄密:全草用于急性中耳炎,风热咳嗽;外治大泡性鼓膜炎,风疹瘙痒《湘蓝考》。
苗药锐的党棍,窝比省,弯功奶小,八抓:全草治中耳炎,外耳道湿疹,治慢性下肢溃疡《苗医药》。窝比赊:全草主治肺热咳嗽,百日咳,中耳炎或外耳道湿疹,颈面部湿疹,下肢臁疮《苗药集》。
土家药绣席全草治疗蚕耳(化脓性中耳炎),疮疖痈,青水疮,气管炎《土家药》。
观赏价值
本种适应性强,在中国广为栽培,其叶圆润可爱,小花秀丽雅致。除盆栽外,可用于布置薇荫的花坛、花带或用于林缘绿化,也可用于点缀石隙等处。